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临政字〔2023〕133号-pg电子平台

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临政字〔2023〕133号-pg电子平台

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临政字〔2023〕133号

来源:临沂市生态环境局网站 发布时间:2024-05-20

临沂市人民政府

关于公布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临政字〔2023〕133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根据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要求,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山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办法》《山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评估暂行办法》等规定,对2024年4月30日前到期、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政策规定、不符合当前工作实际的31件市政府规范性文件进行了评估和清理,现将清理结果公布如下:

一、继续有效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6件。

二、废止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14件。

三、宣布失效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10件。

四、修改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1件。

对《临沂市行政应诉工作规定》(临政发〔2022〕16号)作以下修改:删除第十八条第二款“人民法院发现行政机关负责人没有出庭应诉,应当当庭告知被诉行政机关出庭应诉人员,并同时通知同级司法行政机关”、第三款“人民法院对于具有行政机关负责人未出庭应诉且未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等情形的,应当向监察机关、被诉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以上决定修改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内容,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现将清理结果予以公布,凡废止、宣布失效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附件:

1.继续有效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目录

2.废止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目录

3.宣布失效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目录

4.修改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目录

5.临沂市行政应诉工作规定


临沂市人民政府

2023年12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继续有效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目录


序号 文件名称 发文字号 原登记号 新登记号 有效期截至日期
1 临沂市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 临政发〔2007〕32号 lycr-2016-001040 lycr-2023-0010006 至2028年12月31日
2 临沂市粮食经营者最低和最高库存量标准 临政办发〔2009〕98号 lycr-2016-002040 lycr-2023-0020013 至2028年12月31日
3 临沂市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挂牌督办办法 临政办发〔2015〕45号 lycr-2015-002015 lycr-2023-0020014 至2028年11月30日
4 临沂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 临政办发〔2018〕21号 lycr-2018-002009 lycr-2023-0020015 至2028年9月30日
5 临沂市排污权交易试点暂行办法 临政办发〔2021〕6号 lycr-2021-0020003 lycr-2023-0020017 至2027年3月31日
6 临沂市政务服务告知承诺制管理办法(试行) 临政办字〔2021〕95号 lycr-2021-0020002 lycr-2023-0020016 至2026年12月12日


附件2

废止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目录


序号 文件名称 发文字号 登记号 施行日期
1 临沂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 临政办发〔2006〕116号 lycr-2016-002011 2006年9月12日
2 临沂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办法 临政办发〔2009〕47号 lycr-2016-002036 2009年6月1日
3 临沂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办法 临政办发〔2010〕20号 lycr-2016-002047 2010年3月26日
4 临沂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考核考评办法 临政办发〔2010〕21号 lycr-2016-002048 2010年3月26日
5 临沂市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管理办法 临政办发〔2010〕57号 lycr-2016-002051 2010年6月4日
6 临沂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临政发〔2011〕7号 lycr-2016-001051 2011年2月26日
7 临沂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临政办发〔2011〕10号 lycr-2016-002071 2011年2月26日
8 临沂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办法 临政办发〔2011〕73号 lycr-2016-002076 2011年9月23日
9 临沂市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 临政发〔2011〕42号 lycr-2016-001053 2011年11月11日
10 临沂市市级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小区申报与评审办法 临政办发〔2011〕91号 lycr-2016-002081 2011年11月16日
11 临沂市质量工作考核办法 临政办发〔2014〕52号 lycr-2014-002013 2015年1月1日
12 临沂市税式支出管理办法 临政发〔2016〕15号 lycr-2016-001056 2016年7月20日
13 临沂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 临政发〔2017〕9号 lycr-2023-0010002 2017年9月1日
14 临沂市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管理办法 临政办发〔2019〕7号 lycr-2019-0020001 2019年5月1日


附件3

宣布失效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目录


序号 文件名称 发文字号 登记号 施行日期
1 临沂市水资源管理办法 临政发〔2013〕33号 lycr-2013-001006 2013年10月1日
2 临沂市社会救助办法 临政发〔2015〕10号 lycr-2015-001001 2015年6月8日
3 临沂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 临政办发〔2015〕7号 lycr-2015-002003 2015年4月1日
4 临沂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建设管理办法 临政发〔2018〕11号 lycr-2018-001001 2018年8月1日
5 临沂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交易规则 临政发〔2018〕12号 lycr-2018-001002 2018年8月1日
6 临沂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收益金征收管理办法 临政发〔2018〕13号 lycr-2018-001003 2018年8月1日
7 临沂市市级财政资金管理办法 临政办发〔2018〕22号 lycr-2018-002008 2018年10月1日
8 临沂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拔管理办法 临政办发〔2018〕25号 lycr-2018-0020010 2018年11月1日
9 临沂市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 临政办发〔2018〕30号 lycr-2018-0020012 2018年12月10日
10 临沂市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管理办法 临政办字〔2020〕45号 lycr-2020-0020003 2020年6月8日


附件4

修改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目录


序号 文件名称 发文字号 登记号 施行日期
1 临沂市行政应诉工作规定 临政发〔2022〕16号 lycr-2022-0010003 2023年2月1日


附件5


lycr-2022-0010003


临沂市行政应诉工作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行政应诉工作,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山东省行政应诉工作规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行政诉讼案件应诉工作。

第三条 行政应诉工作应当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宪法和法律为准则,坚持推进依法行政。

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应诉,是指本市各级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机关”),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行政诉讼后,经人民法院通知依法参加的行政诉讼活动。

本规定所称应诉承办单位,是指具体承办行政应诉事项的部门或机构。

第五条 行政机关应当加强行政应诉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行政应诉队伍建设,建立行政应诉联络机制,保障行政应诉工作开展。

第六条 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是推动本机关行政应诉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出庭应诉负责人是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行政应诉制度,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办理程序,提高工作质量。

第七条 行政机关履行行政应诉职责,应当依法答辩举证,出庭应诉,参与调解和解,履行生效裁判,接受司法监督。

第八条 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应诉工作。

第九条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行政应诉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采取集中授课、旁听庭审、现场观摩等形式,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集中学习培训。


第二章诉源治理


第十条行政机关应当依法规范行政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从源头上防止或化解行政争议,减少行政诉讼案件的发生。

第十一条行政机关应当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发挥本机关法制机构、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的作用,建立相关工作制度,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第十二条行政机关应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加强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


第三章应诉责任


第十三条 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根据“谁负责、谁应诉”的原则,按照以下规定确定应诉承办单位:

(一)未经行政复议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承担相关职能的行政机关或具体实施被诉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应诉承办单位;

(二)经行政复议的案件,行政复议机关作为单独被告的,复议机关为应诉承办单位,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应当积极配合,并根据案情需要参与应诉工作;

(三)经行政复议的案件,行政复议机关作为共同被告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为应诉承办单位;

(四)被诉行政行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作出的,牵头的行政机关为应诉承办单位,其他行政机关配合应诉。

第十四条因政府直接作出或者以政府名义作出的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诉讼案件,在收到应诉通知书后,由司法行政机关拟定应诉承办单位,报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签批;案情重大复杂、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的,由政府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签批,并将应诉通知及时转送应诉承办单位。

第十五条以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政府工作部门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由其根据“谁负责、谁应诉”的原则,确定应诉承办单位。

第十六条行政机关收到人民法院的行政应诉法律文书后,应当在3日内登记,并确定应诉承办单位,明确应诉承办人员。

应诉承办单位应当以被诉行政机关的名义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辩状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及其他材料。

第十七条 行政复议机关作为共同被告的案件,由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对原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举证,行政复议机关对行政复议决定的合法性进行举证。

行政复议机关作为单独被告的案件,行政复议机关对复议决定的合法性进行举证。必要时,可以要求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予以协助,共同出庭应诉。

第十八条 应诉承办单位在收到开庭传票后,负责组织、联络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


第四章 庭前准备


第十九条 应诉承办单位应当及时准备以下应诉材料:

(一)答辩状或者代理意见;

(二)证据;

(三)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四)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五)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

(六)授权委托书;

(七)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第二十条答辩状应当形式规范、说理充分,载明基本信息、事实、相关依据、主要观点以及答辩请求、落款、日期等内容。

第二十一条有以下情形的,应当在答辩中提出:

(一)行政诉讼主体不适格的;

(二)原告曾就被诉行政行为提起过行政诉讼的;

(三)原告未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行政诉讼的;

(四)原告已就被诉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尚在行政复议程序中的;

(五)应当复议前置的行政行为,未经过行政复议的;

(六)被诉行政行为受其他生效判决羁束的;

(七)管辖权异议的;

(八)其他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

第二十二条应诉承办单位对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制作证据目录,逐一分类编号,对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证明目的和内容作出说明。

应诉承办单位认为需要向其他单位调取应诉证据材料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直接调取或通过司法行政机关发函调取,有关单位应当如实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第二十三条答辩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和授权委托书经行政机关审定并加盖印章或应诉专用印章后,由应诉承办单位在答辩期内提交人民法院。

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应诉承办单位应当最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5个工作日将答辩状、证明材料、法律依据和授权委托书等应诉材料报送本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查。

第二十四条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事由,行政机关不能在举证期限内提交相关证据或材料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提出延长举证期限的书面申请。

第二十五条诉讼代理人应当在行政机关的授权委托权限范围内进行诉讼活动。诉讼代理人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材料,需经委托人认可;诉讼进展中对案件具有影响的重要情况,诉讼代理人应当及时向委托人报告。

第二十六条 应诉承办单位应当对被诉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对于明显违法的,应当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提出自纠或调解意见。


第五章 出庭应诉


第二十七条 行政机关应当履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职责。

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行政机关的正职、副职负责人,参与分管被诉行政行为实施工作的副职级别的负责人以及其他参与分管的负责人。

第二十八条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应当于开庭前向人民法院提交出庭负责人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明应当载明该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等基本信息,加盖行政机关印章或应诉专用章。

第二十九条 倡导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带头出庭应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

(一)人民法院要求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的;

(二)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或抗诉的。

第三十条行政机关负责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出庭的,应当向人民法院作出书面说明,经人民法院准许后可以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涉及企业的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必须出庭应诉。

第三十一条有共同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可以由共同被告协商确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也可以由人民法院确定。

第三十二条对于同一审级需要多次开庭的同一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到庭参加一次庭审的,可以认定其已经履行出庭应诉职责,但人民法院通知行政机关负责人再次出庭应诉的除外。

第三十三条 应诉承办单位应当于人民法院确定的开庭时间3日之前,将开庭传票和确定的拟出庭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司法行政机关备案。

第三十四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可以另行委托1-2名诉讼代理人,其中至少1名应为经办被诉行政行为的工作人员。

行政机关应当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在行政应诉中的作用。

第三十五条 行政机关负责人及诉讼代理人应当按时出庭,遵守法庭纪律,尊重司法礼仪,尊重法庭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负责人及诉讼代理人应当根据庭审要求,围绕争议焦点,充分陈述事实和理由,出示相关证据、依据。

第三十七条 庭审结束后,行政机关负责人及诉讼代理人应当核对庭审笔录,补充遗漏、修改差错,确认无误后再进行签字。

第三十八条行政机关诉讼代理人应当全程参与行政应诉案件处理,认真履行应诉职责,提升应诉技能,推动案结事了,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第三十九条人民法院组织行政争议审前调解和解活动的,行政机关诉讼代理人应当积极配合,超出授权范围的事项应当及时向委托人报告。


第六章 裁判履行


第四十条 行政机关收到人民法院行政诉讼裁判文书后,应当视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一)应当上诉或申请再审的,提出上诉或申请再审;

(二)需要申请检察机关监督的,申请检察机关监督;

(三)裁判文书有履行内容或者需要作进一步处理的,及时提出办理意见。

第四十一条 二审、再审阶段,行政机关有新的证据或书面意见,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或人民法院的要求提交。

第四十二条 对发生法律效力的人民法院判决、裁定、调解书,行政机关应当自觉履行。应诉承办单位负责裁判履行的组织实施,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予以配合。

第四十三条行政机关收到司法建议书、检察建议书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在法定期限内将办理情况书面回复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败诉的案件,应诉承办单位应当逐一分析研究,提出改进措施。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五条应诉承办单位报备的拟出庭行政机关负责人不符合规定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督促该承办单位重新确定符合规定的负责人出庭应诉。

第四十六条对行政机关不履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职责或未报备拟出庭行政机关负责人的,由司法行政机关提请本级人民政府予以通报。

第四十七条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加强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沟通联络,健全行政应诉与行政审判、行政法律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行政诉讼案件统计数据信息共享机制。

第四十八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行政应诉典型案例库,每年评选、发布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指导行政应诉工作。

司法行政机关可以建立类案办理标准,提高行政应诉案件办理质量。

第四十九条 建立行政应诉工作通报制度。行政机关应当对应诉案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书面报同级司法行政机关。

建立行政应诉案件败诉报告制度。对败诉的案件,应诉承办单位应当自收到行政判决或裁定之日起10日内,报同级司法行政机关。

第五十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对责任人员给予处理:

(一)无正当理由未按时提交证据材料的;

(二)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三)拒绝履行或者拖延履行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

(四)违反保密规定的;

(五)其他违反规定情节严重的。

第五十一条 应诉承办单位在办理应诉案件过程中发现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涉嫌职务违法、犯罪的,应当将案件线索移送监察机关处理。

第五十二条行政应诉工作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支持人民法院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配合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工作、行政应诉能力建设等作为评价内容。

第五十三条对于在行政应诉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行政机关应当按照规定予以表扬。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四条行政复议案件的答复、决定履行等复议事项的办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五十五条本规定自2023年2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8年1月31日。


网站地图